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看雜誌之GQ

我每個月都花很多時間閱讀雜誌,台灣版的GQ我幾乎每個月都看.(他最近常用的一句話是"男人要有樣子")

雖然我不欣賞GQ雜誌硬要在裡面刊登很多不必要的半裸美女大拉頁來強調自己是異性戀的態度,尤其是那些半裸美女除了一大堆半紅不黑的所謂名模之外出乎意料的有很多(本土)電視劇的女演員,
然後內文的最後一定會提到在她甜美外表下是個獨立的女性(不過如果是外表冷艷的女星內在都是需要呵護的小女人),更不滿在裡面預設的讀者們都是直挺挺直苗苗直到不行的直男(主編大人哪,同性戀也是會買雜誌的啊).

我最討厭的是裡面張國立的性愛專欄,該專欄奇妙的以一種故作瀟灑的態度融合了高中男生對性的不切實際幻想和後更年期男性的欲振乏力,是我讀過最讓人沮喪的性愛專欄(而且根本不好笑,雖然你可以看出他很努力的想要逗你發笑,但只讓人覺得涎皮賴臉,以性來比喻就像是一個男人自以為性技巧很高明的把舌尖伸進你的耳朵彈進彈出.或一直搓啊戳啊吸啊你身上他以為的敏感帶弄得你一身口水而那他以為你已經達到的高潮其實永遠不會來).

以惹人發笑來說,性愛問與答單元才是整本雜誌最好笑的地方,基本上這麼多年來問過的這麼多問題經過整理和歸納就只有三個:
第一:她有達到高潮嗎?
第二:我的陰莖八公分會太小嗎?
第三:那個奇怪的疣是什麼?

雜誌上的標準答案分別是
一:她有達到高潮,就算沒有也沒關係,女性對性愛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重點是她感到被尊重和被愛,
二:八公分不會太小,重點是技巧和前戲,還有其實女人的陰道只有幾公分長所以你一定可以頂到她的G點,
三:不要擔心,也許只是正常的皮膚增生現象,不過還是看看醫生.

(但真正的答案其實是一:沒有,她的高潮是裝的,二:八公分真的太小了,三:你做了什麼才長出那個疣自己心裡有數.)

不過撇開這些地方不談,GQ雜誌的時尚設計單元的確很有品味,介紹的餐廳幾乎都相當不錯,也可以感覺出裡面的編輯非常努力並且熱愛他們的工作,只是我老覺得整本雜誌的語氣透露出一種焦躁感,一種雖然情緒焦躁,但還是擺出"讓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的態度.

我想如果我經營了一本男性時尚雜誌這麼多年,到現在都還有人繼續在問我襯衫袖子跟西裝袖子到底應該哪個長(襯衫袖子長),或西裝褲配白襪可不可以(不可以),或我可以在某某家具街買到跟雜誌上一樣的椅子為什麼我要花數倍價錢買原版這種問題我也會有等量的焦躁.

看台灣版的GQ這麼多年,
"如何正確的穿西裝"這個單元就鬼打牆似的看過好多次(西裝要合身,怎樣的西裝算合身,基本領帶結打法,淺藍襯衫條紋襯衫粉紅襯衫可以配什麼領帶,深藍西裝該搭什麼色皮鞋,皮帶和鞋子顏色要一樣),
更不要說那種基本的鞋子介紹單元了,(牛津鞋是什麼,樂福便鞋是什麼,繫帶跟不繫帶的分別,漆皮鞋什麼時候穿)這種單元也陰魂不散的週期性的出現,(至少Vogue雜誌不會也不必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教導各位女性什麼是細帶高跟涼鞋或厚底鞋吧),
保養單元現在都還在談正確的基礎保養和刮鬍方法,
室內或設計單元則不停的出現菲力普史塔克的檸檬榨汁器(我想他們編輯室的倉庫一定有準備一個,不然那麼常去借似乎也太麻煩了吧)以及世界百大名椅(我敢肯定那一百張椅子沒有一張真的坐起來舒服)的單元更幾乎可以算是GQ雜誌的班底了.

總而言之,GQ雜誌在內文的字裡行間我老覺得隱藏著編輯的吶喊"老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
然後也許他會把一隻手工製造的萬寶龍鋼筆丟向你(畢竟他們是GQ雜誌嘛)

然後,看看台灣異性戀男人的穿著,結論是"老師我們沒有在聽"

再然後,GQ雜誌的宗旨我覺得是"照著我們說的做你就可以把到正妹"